“海藻”是海帶、紫菜、裙帶菜、石花菜等海洋藻類的總稱,是生長在海中的藻類,是植物界的隱花植物,藻類包括數(shù)種不同類以光合作用產(chǎn)生能量的生物。它們一般被認為是簡單的植物,主要特征為:無維管束組織,沒有真正根、莖、葉的分化現(xiàn)象;不開花,無果實和種子;生殖器官無特化的保護組織,常直接由單一細胞產(chǎn)生孢子或配子;以及無胚胎的形成。
海產(chǎn)藻類(Algae)的統(tǒng)稱,通常固著于海底或某種固體結(jié)構(gòu)上,是基礎(chǔ)細胞所構(gòu)成的單株或一長串的簡單植物。大量出現(xiàn)時分不出莖或葉的水生植物。以海藻為名的生物囊括了很多種,這些形體差異巨大、橫跨了多種生命體,共同點主要是生活在海水中,可以通過自身體內(nèi)的色素體以及光合作用來合成有機物。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各式各樣的海藻。
01海帶 (Laminaria japonica)
又名綸布、昆布、江白菜,是多年生大型食用藻類。孢子體大型,褐色,扁平帶狀。分葉片、柄部和固著器,固著器呈假根狀。葉片為表皮、皮層和髓部組織所組成,葉片下部有孢子囊。具有黏液腔,可分泌滑性物質(zhì)。固著器樹狀分支,用以附著海底巖石,生長于水溫較低的海中。海帶成本低廉,營養(yǎng)豐富,是一種重要的海生資源。
02裙帶菜 (Undariapinnatifida)
裙帶菜屬褐藻門,褐藻綱、海帶目、翅藻科、裙帶菜屬。裙帶菜屬海藻類的植物,1年生,色黃褐,高1~2米,寬50~100毫米,葉緣呈羽狀裂片,葉片較海帶薄,外形像芭蕉葉扇,也像裙帶,故取其名。裙帶菜為溫帶性海藻,它能耐受較高的水溫,我國自然生長的裙帶菜主要分布在浙江省的舟山群島與嵊泗島。而現(xiàn)在青島和大連地區(qū)也有裙帶菜的分布。
03紫菜(Pyropia/Porphyra spp. )
在系統(tǒng)分類學上隸屬于紅藻門(Rhodophyta),原紅藻綱(Protoflorideae),紅毛菜目(Bangiales),紅毛菜科(Bangiaceae),是一類生長在潮間帶的海藻,其分布范圍涵蓋了寒帶、溫帶、亞熱帶和熱帶海域。另外,近年來有關(guān)也多有報道。紫菜是世界上產(chǎn)值最高的栽培海藻,在中國、日本和韓國被大規(guī)模栽培。
紫菜是我國海洋農(nóng)業(yè)和出口創(chuàng)匯的主導(dǎo)品種之一。2016年我國紫菜產(chǎn)量約13.53萬噸,產(chǎn)值超過100億元。干紫菜中粗蛋白含量達30%~50%,富含膳食纖維、多種維生素及鈣、鉀、鎂等微量元素,還含藻類特有的藻膽蛋白,具有很高的營養(yǎng)價值,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海洋食材,也是我國東南沿海農(nóng)村經(jīng)濟的支柱產(chǎn)品。
04石花菜(Gelidium amansii Lamouroux)
是石花菜科石花菜科屬藻類。藻體紫紅色或棕紅色,扁平直立,叢生成羽狀分枝,小枝對生或互生,各分枝末端急尖,一般高10-30厘米。單軸型。皮層細胞間具有許多根樣絲。四分孢子囊由末枝形成,呈十字型分裂。精子囊及果胞亦由末枝形成,囊果兩面突出,各有一小孔。果孢子囊為長棍棒形。為中國黃海、渤海、東海常見種類。供食用,也是提取瓊膠的主要原料。
05海茸 (Durvillaeaantarctica)
海茸是海藻中褐藻類里一種營養(yǎng)豐富、口感鮮美的綠色天然食品,是野生天然的深海植物;是深海植物中最珍貴稀有的一員。由于海茸生長的條件非常嚴苛,全世界僅智利南海沿岸未經(jīng)任何污染的海域中,才能少量生長。
海茸生長周期為3年,5年以上才能剝離出海茸芯。海茸屬世界限制性的開采資源,每年的出口總量限制為300多噸。海茸莖部(海茸尾)和根部(海茸筋)的許可開采周期分別為4年和8年,產(chǎn)量更少。海茸含有豐富的鈣、碘、鐵、鉀、纖維質(zhì),胡蘿卜素,海藻膠等多種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,實為時下最健康美味的營養(yǎng)食品。
06西洋海筍(Sea Asparagus)
有“海人參(Sea Ginseng )”和“植物海鮮(Plant Seafood)”之美譽,亦稱"海菜豆(Sea Bean)”等,是從國外引進并馴化改良的、利用純天然海水灌溉種植的新型保健蔬菜,其色澤如翡翠,形狀似珊瑚,口感脆嫩,有獨特鮮美的海鮮風味。
07滸苔 (Enteromorpha )
滸苔,別名雞腸菜、海青菜、苔菜、菜條。屬綠藻門、石莼科。藻體呈綠色,或深綠、黃綠,由單層細胞組成,管狀,中空,細長如絲,故此,才有上述雞腸菜的雅號。生長于鹽度較低的潮間帶,基部的固著器附著巖石、砂礫或貝殼上。
滸苔的食用價值,不亞于石莼和礁膜,潮汕沿海,人們是喜食的,江浙一帶,人們尤其喜食。它的食法,同樣是做湯、炒肉皆可,味道鮮美,膾炙人口。腌成的咸滸苔,與礁膜一樣調(diào)理,同樣是佐餐的上品。
08馬尾藻 (Sargassum)
馬尾藻,屬馬尾藻科;我國常見的有海蒿子、海黍子、鼠尾藻、匍枝馬尾藻等。本屬的種類是提取褐藻膠等重要的工業(yè)原料,羊棲菜可藥用和食用。
馬尾藻,圓子綱,馬尾藻科。藻體多年生,分固著器、主干、藻葉和氣囊四部分。固著器盤狀、圓錐狀或假根狀。主干圓柱狀、扁圓或扁壓,長短不一,向四周輻射分支,分枝扁平或圓柱形。藻體扁平,多具毛窩。單生氣囊,氣囊自葉腋生出,呈圓形、倒卵形。雌雄同托或不同托、同株或異株。中國沿海均有分布,生長于中、低潮間帶巖石上??商崛『衷迥z、甘露醇,幼藻可食用和作飼料。常見種類有半葉馬尾藻等。
09泡葉藻(Ascophyllumnodosum)
主要生于大西洋。泡葉藻含有豐富的礦質(zhì)營養(yǎng)及有機營養(yǎng),是加工海藻肥的上等原料。泡葉藻十分神奇,外觀細長、苗壯,有類似根、莖、葉等器官,呈褐綠色,中間有一個營養(yǎng)泡。其生命力頑強,長在海邊的巖石上,或者海底,有很強大的富集和吸收能力,可富集海水里的營養(yǎng),并代謝合成海藻多糖、甘露醇、酚類、藻朊酸鹽、褐藻多酚、海帶多糖、巖藻多糖、細胞分裂素,及赤霉素等數(shù)十種生物活性物質(zhì)。
10巨藻
通常所說的巨藻主要有三種:巨藻 MP(Macrocystis Integrifolia (Pyrifera) ) 、巨藻LF(LessoniaTrabeculata (Flavicans)) 、巨藻LN(LessoniaNigrescens) 。主要分布在美洲太平洋沿岸,自阿拉斯加經(jīng)加拿大、美國至秘魯和智利等地。以巨藻 MP為例,長其長度(最長300多米)和生長速度(每天最多長長 30 到到 60 厘米)皆可稱為 “ 世界之最 ”。由巨藻形成的海底森林,是海洋中最龐大復(fù)雜、最有活力的生態(tài)體系之一,達爾文把巨藻森林比喻成慷慨的熱帶雨林。巨藻 LF和 LN在南美太平洋沿岸尤其繁盛,來自南極的秘魯寒流為其提供了適宜的冷水、豐富的營養(yǎng),生長環(huán)境得天獨厚,這使南美西海岸的智利和秘魯成為全球 十分 重要的海藻產(chǎn)區(qū)。